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
微生物限度检查法
附录Ⅹ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.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

   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指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、辅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检
查方法。包括染菌量及控制菌的检查。
    供试品应随机抽样。一般抽样量为检验用量(2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)的3倍量。
    检查的全过程,均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,严防再污染。
    除另有规定外,本检查法中细菌培养温度为30~35℃,霉菌、酵母菌培养温度为25
~28℃,控制菌培养温度为36℃±1℃ 。
    检验结果的报告以1g、1ml或10cm<2>为单位。
    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
    除另有规定外,培养基制备的灭菌条件为121℃20分钟。				
    1 、营养琼脂培养基与营养肉汤培养基   见无菌检查法(附录ⅩⅢ B)
    2 、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
    胨                    5g      玫瑰红钠                  0.0133g
    葡萄糖               10g      琼脂                      15~20g   
    磷酸二氢钾            1g      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00ml
    硫酸镁              0.5g      
    除葡萄糖、玫瑰红钠外,取上述成分,混合,加热溶化后,滤过,加入葡萄糖、玫瑰
红钠,分装,灭菌。
    3 、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(YPD)
    胨           10g      琼脂    15~20g
    酵母浸出粉    5g      水      1000ml
    葡萄糖       20g
    除葡萄糖外,取上述成分,混合,加热溶化后,滤过,加入葡萄糖,分装,灭菌。
    4 、胆盐乳糖培养基(BL)  
    胨                     20g     磷酸二氢钾                    1.3g
    乳糖                    5g     牛胆盐(或去氧胆酸钠0.5g)      2g
    氯化钠                  5g     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00ml
    磷酸氢二钾            4.0g
    除乳糖、牛胆盐外,取上述成分,混合,加热使溶解,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.4±0.2,
煮沸,滤清,加入乳糖、牛胆盐,分装,灭菌。
    5 、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(EMB)
    营养琼脂培养基    100ml     曙红钠指示液              2ml
    20%乳糖溶液    5ml     亚甲蓝指示液       1.3~1.6ml
    取营养琼脂培养基,加热溶化后,冷至60℃,按无菌操作加入灭菌的其它3 种溶液,
摇匀,倾注平皿。
    6 、麦康凯琼脂培养基(MacC)
    胨      20g       1%中性红指示液   3ml
    乳糖    10g       琼脂          15~20g    
    牛胆盐   5g       水             1000ml
    氯化钠   5g
    除乳糖、指示液、牛胆盐及琼脂外、取上述成分,混合,加热使溶解,调节pH值使
灭菌后为7.2±0.2,加入琼脂,加热溶化后,再加入其余各成分,摇匀,分装,灭菌,
冷至约60℃,倾注平皿。
    7、4-甲基伞形酮葡糖苷酸(4-Methylumbelliferyl-β-D-Glucuronide,MUG)培养基
    胨              10g     磷酸二氢钾                 0.9g
    硫酸铵           5g     磷酸氢二钠(无水)         6.2g  
    硫酸锰        0.5mg     亚硫酸钠                   40mg
    硫酸锌        0.5mg     去氧胆酸钠                   1g 
    硫酸镁         0.1g     MU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mg
    氯化钠          10g     水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00ml
    氯化钙         50mg
    除MUG外,各成分溶解于1000ml水中,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.3±0.1,加入MUG,溶
解后,每管分装5ml,115℃灭菌20分钟。
    8 、三糖铁琼脂培养基(TSI)
    胨            20g        硫酸亚铁              0.2g
    牛肉浸出粉     5g        硫代硫酸钠            0.2g
    乳糖          10g        0.2%酚磺酞指示液   12.5ml
    蔗糖          10g        琼脂               12~15g
    葡萄糖         1g        水                  1000ml
    氯化钠         5g
    除三糖、指示液、琼脂外,取上述成分,混合,加热使溶解,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.3
±0.1,加入琼脂,加热溶化后,再加入其余各成分,摇匀,分装,灭菌,制成高底层(2~
3cm)短斜面。
    9 、四硫磺酸钠亮绿培养基(TTB)
    胨           5g             硫代硫酸钠        30g
    牛胆盐       1g             水              1000ml
    硫酸钙      10g
    取上述成分,混合,微温使溶解,灭菌。
    临用前,取上述培养基,每10ml加入碘溶液(取碘6g与碘化钾5g,溶于20ml水中)0.2ml
和亮绿试液0.1ml ,混匀。
    10 、沙门、志贺菌属琼脂培养基(SS)
    胨            5g        硫代硫酸钠          8.5g
    牛肉浸出粉    5g    中性红指示液       2.5ml
    乳糖         10g    亮绿试液          0.33ml
    牛胆盐      8.5g    琼脂                 20g
    枸橼酸钠    8.5g        水                1000ml
    枸橼酸铁铵    1g        
    除乳糖、指示液、琼脂外,取上述成分,混合,加热使溶解,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.2 
±0.1,滤过,加入琼脂,加热溶化后,再加入其余各成分,摇匀,灭菌,冷至60℃,倾注
平皿。
    11、胆盐硫乳琼脂培养基(DHL)
    胨           20g      枸橼酸钠              1g
    牛肉浸出粉    3g      枸橼酸铁铵            1g
    乳糖         10g      中性红指示液         3ml
    蔗糖         10g      琼脂             18~20g
    去氧胆酸钠    1g      水                1000ml
    硫代硫酸钠  2.3g
    除糖、指示液及琼脂外,取上述成分,混合,微温使溶解,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.2±0.1,
加入琼脂,加热溶化后,再加入其余成分,摇匀,冷至60℃,倾注平皿。
    12、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
    胨                  10g    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     0.3g
    牛肉浸出粉           3g     琼脂                 15~20g
    氯化钠               5g     水                    1000ml
    除琼脂外,取上述成分,混合,微温使溶解,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.5±0.1,加入琼脂,
加热溶化后,分装,灭菌,冷至60℃,倾注平皿。
    13、亚碲酸盐肉汤培养基
    临用前,取灭菌的营养肉汤培养基,每100ml中加入新配制的1%亚碲酸钠(钾)试液0.2ml,
混匀,即得。
    14、卵黄氯化钠琼脂培养基
    胨           6g           10%氯化钠卵黄液      100ml
    牛肉浸出粉 1.8g           琼脂                    23g
    氯化钠      30g           水                    650ml
    除10%氯化钠卵黄液外,取上述成分混合,微温使溶解,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.6±0.1,灭
菌,待冷至约60℃,以无菌操作加入10%氯化钠卵黄液,充分振摇,倾注平皿。
    10%氯化钠卵黄液的制备    取新鲜鸡蛋1个,以无菌操作取出卵黄,放入10%灭菌氯化钠
溶液100ml中,充分振摇,即得。
    15、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
    胨              10g             酚磺酞指示液       2.5ml
    牛肉浸出粉       1g             琼脂             15~20g
    甘露醇          10g             水                1000ml
    氯化钠          75g
    除甘露醇、指示液及琼脂外,取上述成分混合,微温使溶解,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.4±0.2,
加入琼脂,加热溶化后,滤过,分装,灭菌,冷至60℃,倾注平皿。
    16、蛋白胨水培养基
    胰蛋白胨      10g           水       1000ml
    氯化钠         5g
    取上述成分,混合,加热溶化,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.3±0.1,分装于小试管,灭菌。
    17、磷酸盐葡萄糖胨水培养基
    胨                   7g      磷酸氢二钾           3.8g
    葡萄糖               5g      水                 1000ml
    取上述成分,混合,微温使溶解,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.3±0.1,分装于小试管,121℃,
灭菌15分钟。
    18、枸橼酸盐培养基
    氯化钠                 5g       枸橼酸钠(无水)        2g
    硫酸镁               0.2g       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    20ml
    磷酸氢二钾           1.0g       琼脂               15~20g
    磷酸二氢铵             1g       水                  1000ml
    除指示液和琼脂外,取上述成分,混合,微温使溶解,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6.9±0.1,加
入琼脂,加热溶化,加入指示剂,混匀,分装于小试管,灭菌,置成斜面。
    注:所用琼脂应不含游离糖,用前用水浸泡冲洗。
    19、糖、醇发酵培养基
    基础液       胨          10g           0.5%酸性品红指示液       10ml
                 糖、醇    0.5%          (或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6ml )
                 氯化钠      5g            水                      1000ml
    取胨和氯化钠加入水中,微温使溶解,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.4,加入指示液,混匀,分装
每瓶100ml,121℃灭菌15分钟。
    配制葡萄糖发酵培养基时,于100ml基础液加入0.5g葡萄糖,分装于含杜氏管(Durham)的
小试管中,121℃灭菌15分钟。配制其他糖、醇发酵培养基时,将各种糖、醇分别配成10%溶
液,与基础液同时于121℃灭菌15分钟。以无菌操作将5ml糖、醇溶液加入100ml基础液内,分装
于灭菌小试管中。
    注:糖、醇溶液亦可采用薄膜过滤法除菌。
    20、脲(尿素)琼脂培养基
    胨                 1g        0.2%酚磺酞指示液       6ml   
    葡萄糖             1g        20%无菌脲溶液        100ml
    氯化钠             5g        琼脂                    20g
    磷酸二氢钾         2g        水                   1000ml
    除脲和琼脂外,取上述成分,混合,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.2±0.1,加入琼脂,加热溶化
并分装于锥型瓶,灭菌,冷至50~55℃,加入无菌脲溶液,混匀,分装于灭菌试管中,置成斜面。
    21、氰化钾培养基
    胨                     3g     磷酸氢二钠          5.64g
    氯化钠                 5g     氰化钾试液           15ml
    碳酸二氢钾         0.225g     水                 1000ml
    除氰化钾试液外,取上述成分,混合,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.5±0.1,灭菌,冷却后,加入
氰化钾试液,分装于12mm×100mm灭菌试管内,每管4ml,立即用灭菌橡胶塞塞紧,置4℃保存。
同时,以不加氰化钾试液的培养基作为对照培养基,分装于灭菌试管中。
    22、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
    胨              5g         1.6%溴甲酚紫指示液              1ml
    酵母浸出粉      3g         L-赖氨酸(DL-赖氨酸)          0.5(1)g
    葡萄糖          1g         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00ml
    除赖氨酸外,取上述成分,混合,加热溶解后,加入L-赖氨酸(DL-赖氨酸),调节pH值使
灭菌后为6.8,同时以不加赖氨酸培养基作为对照。分装于灭菌的小试管内,每管2.5ml并滴加一
层液体石蜡,121℃灭菌10分钟。
    23、绿脓菌素(pyocyanin)测定用培养基(PDP琼脂)
    胨                20g       甘油       10ml
    氯化镁(无水)   1.4g       琼脂    18~20g
    硫酸钾(无水)    10g       水       1000ml
    取胨、氯化镁和硫酸钾加入水中,微温使溶解,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.3±0.1,加入甘油及
琼脂,加热溶化,混匀,分装于试管,灭菌,置成斜面。
    24、明胶培养基
    胨             5g         明胶        120g
    牛肉浸出粉     3g         水        1000ml
    取上述成分加入水中,浸泡约20分钟,随时搅拌,加热使溶解,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.3±0.1,
分装于小试管,灭菌。
    25、硝酸盐胨水培养基
    胨           10g           亚硝酸钠    0.5g
    酵母浸出粉    3g           水        1000ml
    硝酸钾        2g
    取胨和酵母浸出粉加入水中,微温使溶解,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.3±0.1,加入硝酸钾和亚硝
酸钠溶解,混匀,分装于含杜氏管的小试管,灭菌。
    试药
    牛肉浸出粉   Beef extract powder
    本品为米色粉末,在水中溶解。
    牛胆盐    Ox bile salt
    本品为淡黄色或黄棕色粉末,味苦而甜,具吸湿性,在水和醇中易溶。
    玫瑰红钠(四氯四碘荧光素钠)  Rose bengal [C20H2Cl4Na2O5=1017.6]
    本品为棕红色粉末。在水中溶解,溶液呈紫色,无荧光;在硫酸中溶解,溶液为棕
色。
    枸橼酸铁铵  Ammonium ferric citrate   [C12H22FeN3O14=488.16]
    本品为棕红色或绿色鳞片或粉末,易潮解,见光易还原成亚铁。在水中溶解,在醇
和醚中不溶。
    胰蛋白胨 Tryptone
    本品为米黄色粉末,在水中溶解。
    液状石蜡   Paraffin liquid
    本品为无色油状液体。在水和醇中不溶,能与醚、苯、三氯甲烷、二硫化碳和油类
相混溶。
    DL-赖氨酸 DL-Lysine  [C6H14N2O2=146.19]
    本品为白色结晶,极易潮解。在水中溶解。
    L-赖氨酸 L-Lysine   [C6H14N2O2=146.19]
    本品为白色针状结晶,在空气中易吸收二氧化碳。在水中易溶,在醇中微溶,在醚
中不溶。
    酸性品红 Fuchsin acid [C20H17N3Na2O9S3=585.54]
    本品为绿色有金属光泽的颗粒或深红色粉末。在水中溶解,在醇中不溶。
    磷酸二氢铵  Ammon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[NH4H2PO4=115.03]
    本品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。在水中溶解,在乙醇中不溶。
    试液
    二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试液  取二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0.1g,加水10ml,即得。需
新鲜少量配制,于冷处避光保存,如试液变成红褐色,不可使用。
    无菌对氨基苯甲酸试液  取对氨基苯甲酸0.1g,加入含10ml水的带塞试管中,121℃
灭菌20分钟。
    亚碲酸钠(钾)试液  取亚碲酸钠(钾)0.1g,加新鲜煮沸后冷至50℃的水10ml使
溶解。
    玫瑰红钠试液  取玫瑰红钠试液0.1g,加水使溶解成75ml。
   无菌枸橼酸钠-氯化钠试液  取枸橼酸钠0.5g,加0.9%氯化钠溶液10ml,121℃灭
菌20分钟。
    草酸铵试液  取草酸铵1g,加水使溶解成100ml。
    亮绿试液  取亮绿0.1g,加水100ml使溶解。
    氢氧化钾试液  取氢氧化钾40g,加水溶解使成100ml。
    盐酸试液  取盐酸8.4ml,加水稀释成100ml。
    α-萘酚乙醇试液  取α-萘酚6.0g,加无水乙醇溶解使成100ml。
    氰化钾试液  取氰化钾0.5g,加水溶解使成100ml。
    氯化三苯四氮唑试液  取氯化三苯四氮唑0.1g,加水溶解使成10ml。
    靛基质试液  取对二甲氨基苯甲醛5.0g,加入戊醇(或丁醇)75ml,充分振摇,使
完全溶解后,再取浓盐酸25ml徐徐滴入,边加边振摇,以免骤热导致溶液色泽变深,或
取对二甲氨基苯甲醛1.0g,加入95%乙醇95ml,充分振摇,使完全溶解后,取浓盐酸20ml
徐徐滴入。
    稀释剂
    0.9%无菌氯化钠溶液  取氯化钠9.0g,加水溶解使成1000ml,121℃灭菌20分钟。
    无菌聚山梨酯80-氯化钠溶液  取1ml聚山梨酯80,加0.9%氯化钠溶液使成100ml,121
℃灭菌20分钟。
    无菌磷酸盐缓冲液(pH7.2)   取磷酸氢二钠25.8g与磷酸二氢钠4.4g,加水稀释至1000
ml,121℃灭菌20分钟。
    指示液
    中性红指示液  取中性红1.0g,研细,加95%乙醇60ml使溶解,再加水至100ml。
    变色范围  pH6.8~8.0(红→黄)。
    甲基红指示液  取甲基红0.1g,加95%乙醇300ml,使溶解后,加水至500ml,即得。
    亚甲蓝指示液  取亚甲蓝0.5g,加水溶解使成100ml。
    酚磺酞指示液  取亚甲蓝0.5g,加1mol/L氢氧化钠溶液2.82ml,使溶解,再加水至100ml。 
    变色范围  PH6.8~8.4(黄→红)。
    溴甲酚紫指示液  取溴甲酚紫1.6g,加95%乙醇溶解使成100ml。
    变色范围  pH5.2~6.8(黄→紫)。
    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  取溴麝香草酚蓝0.4g,加1mol/L氢氧化钠溶液0.64ml使溶解,再加
水至100ml。
    变色范围  pH6.0~7.6(黄→蓝)。
    酸性品红指示液   取酸性品红0.5g,加水100ml使溶解,再逐渐加1mol/L氢氧化钠溶液
16ml,每加1滴均应将溶液充分摇匀后再加第2滴,直至溶液呈草黄色;于沸水内保持15分钟,
再静置2小时,滤过,即得。
    变色范围  pH 6.0~7.4(黄→红)。
    曙红钠指示液  取曙红钠2.0g,加水溶解使成100ml。
    供试品的检验量
    每批供试品检验量一般为10g 或10ml 。化学膜剂为100cm<2>,贵重的或微量包装的供试
品检验量可以酌减,但口服药品不得少于3g,外用药品不得少于5g。
    供试品须取自2 个以上的包装单位,大蜜丸、膜剂除须取自2 个以上的包装单位外,应
取自4 丸(片)以上样品。
    供试液的制备  
    按供试品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特性可采取适宜的方法制成供试液。
    1 、液体供试品  取供试品10ml,加入稀释剂90ml中,混匀,作为供试液。油剂可加适
量聚山梨酯80;气雾剂以适宜方法使抛射剂导出后,加入适量稀释剂,混匀,吸取相当于10g
或10ml供试品,再稀释成100ml作为供试液;合剂(系指含王浆或蜂蜜者,下同)与滴眼剂可
用供试品作为供试液。
    2 、固体、半固体或黏稠液供试品  称取供试品10g,置0.9%无菌氯化钠溶液100ml中,用
匀浆仪或其他适宜方法,混匀后,作为供试液。在制备过程中,必要时可加适量聚山梨酯80,
并适当加温,但不应超过45℃。
    (1)非水溶性供试品  取供试品5g(5ml),加入含溶化的无菌司盘80 5g、单硬脂酸甘油酯3g、
聚山梨酯80 10g混合物的烧杯中,用无菌玻棒搅拌成团后,慢慢加入45℃左右的0.9%无菌氯化
钠溶液约80ml,边加边搅拌,使供试品充分乳化,作为供试液(1:20)。
    (2)不溶于水的膜剂供试品  取规定量,剪碎,加稀释剂100ml(必要时可增加稀释剂),浸
泡,振摇,作为供试液。
    (3)肠溶胶囊(片)供试品  称取供试品10g,置含无菌磷酸盐缓冲液(pH6.8)100ml的锥形瓶
内,于45℃水浴中,保温,振摇,使溶解,作为供试液。
    3、含抑菌成分供试品  供试品如干扰控制菌检验,按以下方法处理后,依法检查。
    (1) 稀释法  将供试液种入较大量的培养基中,使该供试液稀释至不具抑菌作用的
浓度。
    (2) 离心沉淀集菌法  取规定量的供试液,离心(每分钟3000转)30分钟,弃去上清
液,留底部集菌液约2ml ,再稀释成原规定量的供试液。如有不溶性药渣,可先离心(每
分钟500转)5分钟,取全部上层液,再行集菌处理。
    (3) 薄膜过滤法  取规定量的供试液,置稀释剂100ml中,摇匀,以无菌操作加入装
有直径约50mm、孔径不大于0.45μm±0.02μm微孔滤膜的过滤器内,减压抽干后,用稀
释剂冲洗滤膜3次,每次50~100ml,取出滤膜备检。
    (4) 中和法  凡含磺胺、汞、砷类或防腐剂的供试品,可用相应的试剂钝化活性因
子,中和毒性后制成供试液。
    对照用菌液
    控制菌检查均应作相应已知菌的对照试验。对照菌株为大肠杆菌[CMCC(B)44 102]、
沙门菌〔CMCC(B)50 094〕、铜绿假单胞〔CMCC(B)10 104〕及金黄色葡萄球菌〔CMCC(B)
26 003〕。
    取相应菌株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白金耳,接种至营养肉汤培养基内,
培养18~20小时后,稀释至1:10<6>。 对照菌的加入量为50~100 个。
    检查法
    1 、细菌、霉菌与酵母菌计数
    (1) 平皿菌落计数法  取均匀供试液,进一步稀释成1:10<2> 、1:10<3>等适宜的稀
释级。分别取连续三级10倍稀释的供试液各1ml,置直径约90mm的平皿中,再注入约45℃
的培养基约15ml,混匀,待凝固后,倒置培养,每稀释级应作2~3个平皿。
    营养琼脂培养基用于细菌计数,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用于霉菌计数。在特殊情况下,
前者同时点计霉菌、酵母菌菌落数,后者同时点计细菌菌落数。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
脂培养基用于酵母菌计数。合剂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与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
基分别测定霉菌、酵母菌菌落数,合并计数。液体制剂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同时点计
霉菌菌落数及酵母菌菌落数。
    菌数测定阴性对照试验  取供试验用的稀释剂各1ml,置4个无菌平皿中,分别按细
菌、霉菌计数用的培养基制备平板,培养,检查,不得长菌。
    细菌培养时间为48小时,分别在24小时及48小时点计菌落数,一般以48小时菌落数为
准,霉菌、酵母培养时间为72小时,分别在48小时及72小时点计菌落数,一般以72小时
菌落数为准。菌落如蔓延生长成片,不宜计数。
    点计后,计算各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,按菌数报告规则报告菌数。
    菌数报告规则  细菌宜选取平均菌落数在30~300之间的稀释级,霉菌宜选取平均菌
落数在30~100之间的稀释级作为报告菌数计算的依据。如有1个稀释级在30~300(30~
100)之间时,将该稀释级的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;如同时有2个稀释级在30~300(30
~100)之间时,按下式计算两级比值。
           高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×稀释倍数
    比值=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           低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×稀释倍数
    当比值≤2时,以两稀释级的均值报告,当比值>2时,以低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乘
以稀释倍数报告;如同时有3个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均在30~300之间时,以后2个稀释级
计算级间比值报告;如各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~300之间,以最接近30或300的
稀释级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;如各稀释级平均菌落数均在300(100)以上,按最
高稀释级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;如各稀释级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时,一般按最
低稀释级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。如当1:10(或1:100 )稀释级平均菌落数等于
或大于原液(或1:10)稀释级时,应以培养基稀释法测定,按测定结果报告菌数。
    (2) 培养基稀释法  取供试液(原液或1:10、1:100供试液)3份,每份各1ml,分别
注入5个平皿内(每皿各0.2ml)。每1个平皿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约15ml,混匀,凝固后
,倒置培养,计数。每1ml注入的5个平板的菌落数之和,即为每1ml的菌落数,共得3组数
据。以3份供试液菌落数的平均值乘以稀释倍数报告。
    如各稀释级平板均无菌落生长,或仅最低稀释级平均菌落数小于1时,则报告菌数为
小于10个。
    2 、控制菌检查  除另有规定外,取供试液10ml(相当于供试品1g、1ml 、10cm<2>),
直接或处理后接种,经增菌、分离培养后,进行革兰染色、生化试验与血清凝集试验等
项检查。
    (1) 大肠杆菌(Escherichia coli)  取胆盐乳糖培养基3份,每份100ml,2份分别加
入规定量的供试液,其中1份加入对照菌50~100个作阳性对照,第3份加入与供试液等量
的稀释液作阴性对照。培养18~24小时(必要可延至48小时)。阴性对照应无菌生长。
取上述3份的培养物各0.2ml,分别接种至5mlMUG培养基管内培养,分别于5小时与24小时
时,取未接种的MUG培养基管作本底对照,将各管置365nm紫外光下观察。阳性对照管呈现
荧光,MUG阳性。供试液的MUG管呈现荧光,MUG阳性;无荧光,MUG阴性。然后加数滴靛基
质试液于MUG管内,液面呈玫瑰红色为阳性,呈试剂本色为阴性。
    当阴性对照呈阴性,阳性对照正常生长,供试液胆盐乳糖培养基培养液澄明,并证明
无菌生长,判未检出大肠杆菌。供试液MUG阳性,靛基质阳性,判检出大肠杆菌;MUG阴性,
靛基质阴性,判未检出大肠杆菌。
    如MUG阳性、靛基质阴性,或MUG阴性、靛基质阳性,均应取供试液胆盐乳糖培养基
培养物划线于曙红亚甲蓝琼脂平板或麦康凯琼脂平板,培养18~24小时,如上述供试液
培养物的分离平板无菌落生长,判未检出大肠杆菌。或有菌落生长,应挑选2~3可疑菌
落作靛基质试验(Ⅰ)、甲基红试验(M)、乙酰甲基甲醇生成试验(V-P)、枸橼酸盐利
用试验(C)及革兰染色、镜检,按表1规定判断结果。
     靛基质试验(Ⅰ)  取可疑菌落或斜面培养物,接种于蛋白胨水培养基中,培养24小
时,沿管壁加入靛基质试液数滴,液面呈玫瑰红色为阳性,呈试剂本色为阴性。
    甲基红试验(M)  取可疑菌落或斜面培养物,接种于磷酸盐葡萄糖胨水培养基中,
培养48小时±2小时,于管内加入甲基红指示液数滴,立即观察,呈鲜红色或橘红色为阳
性,呈黄色为阴性。
    乙酰甲基甲醇生成试验(V-P )  取可疑菌落或斜面培养物,接种于磷酸盐葡萄糖
胨水培养基中,培养48小时±2小时,于每2ml培养液中加入α-萘酚乙醇试液1ml,混匀,
再加40%氢氧化钾溶液0.4ml,充分振摇,在4小时内出现红色为阳性,无红色反应为阴
性。
   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(C)  取可疑菌落或斜面培养物,接种于枸橼酸盐培养基的斜面
上,一般培养48~72小时,培养基斜面有菌落生长,培养基由绿色变为蓝色时为阳性,培
养基颜色无改变为阴性。
    结果判断见表1。对与MUG-1反应不符的可疑菌株(见注①、②),应重新分离培养,
再作生化试验证实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1  MUG的结果判断
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   MUG-1  │曙红亚甲蓝琼脂  │    IMVic     │      结   果      
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   +  +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│ 检出大肠杆菌  
   -  -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│ 未检出大肠杆菌
   +  -   │    无菌生长    │              │ 未检出大肠杆菌
   +  -   │    有菌生长    │ - + - - ①  │ 检出大肠杆菌③
   -  +   │    有菌生长    │ + + - -  ②  │ 检出大肠杆菌③         
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  
注:①、②如①出现+ + - -或②出现阶段- + - -,均应重新分离菌株,再作MUG-Ⅰ和
IMVic试验。
③革兰阴性杆菌。
    (2) 沙门菌(Salmonella apecies)  取营养肉汤培养基3份,每份100ml,2份分别加
入规定量的供试液,其中1份加入对照菌液作阳性对照,第3份加入与供试液等量的稀释
液作阴性对照。培养18~24小时,阴性对照应无菌生长。取其余2份培养物各1ml,分别
接种于四硫磺酸钠亮绿培养基10ml中,培养18~24小时。分别划线接种于胆盐硫乳琼脂
(或沙门、志贺菌属琼脂)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(或曙红亚甲蓝琼脂)培养基的平板上,
培养18~24小时或延至40~48小时。当阳性对照的平板呈现阳性菌落时,供试品的平板
无菌落生长,或有菌落但不同于表2所列特征时,可判为未检出沙门菌。
    如供试品平板生长的菌落特征有与表2所列菌落形态特征相符或疑似者,均应挑选2
~3个菌落分别接种于三糖铁琼脂培养基斜面上,阳性对照同时接种该培养基,培养18~
24小时后,阳性对照的斜面应为红色,底层为黄色,硫化氢阳性,而供试品的疑似菌斜
面未见红色、底层未见黄色,可判为未检出沙门菌。否则,应继续做以下试验。
             表2   沙门菌菌落形态特征
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  培 养 基  │                   菌  落  形  态
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胆盐硫乳琼脂 │无色至浅橙色,半透明,菌落中心带黑色或全部黑色或无黑色
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沙门、志贺   │无色至淡红色,半透明或不透明,菌落中心有时带黑褐色
菌属琼脂     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曙红亚甲蓝琼脂│无色至浅橙色,透明或半透明,光滑湿润的圆形菌落
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麦康凯琼脂   │无色至浅橙色,透明或半透明,菌落中心有时为暗色
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    靛基质试验  照大肠杆菌项下操作并判断结果。
    脲酶试验  取疑似菌斜面培养物接种于脲琼脂培养基斜面,培养24小时,斜面变为
红色为阳性,不变色为阴性。
    氰化钾试验   取培养20~24小时的疑似菌株营养肉汤培养液,分别用白金耳沾取1
环,接种至对照培养基及氰化钾培养基,立即以橡胶塞塞紧,培养24~48小时,对照管
应有菌生长,试验管有菌生长者为阳性,无菌生长为阴性。
   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  取疑似菌斜面培养物分别接种于赖氨酸脱羧酶培养基及对照培
养基,培养24~48小时,对照管应为黄色,试验管呈紫色为阳性,呈黄色为阴性。
    动力检查  取疑似菌斜面培养物穿刺接种于半固体营养琼脂培养基中,培养24小时,
细菌沿穿刺外周扩散生长,为动力阳性,否则为阴性。阴性培养物,应在室温保留2~3
天后,再判断。
    血清凝集试验  在洁净载玻片一端,以白金耳沾取沙门菌属A~F“0” 多价血清2
~3环,再取斜面上部的培养物少许,与血清混合,将玻片前后侧动,如出现凝集现象,
应以0.9%氯化钠溶液与同株培养物作对照试验,无凝集现象时判为血清凝集阳性。时有
反应迟缓,需将玻片与湿棉球置平皿内,约过20分钟,再观察。仍未出现凝集时,应取
斜面培养物,置含少量0.9%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,制成浓菌悬液,在100℃水浴中保温
30分钟,待冷,再作凝集试验。如出现凝集,应判为阳性,否则为阴性。
   上述各项试验反应,一般应为硫化氢阳性(或阴性),靛基质阴性,脲酶阴性,氰化
钾阴性,赖氨酸脱羧酶阳性,动力阳性,A~F“0” 多价血清凝集试验阳性。各鉴定结
果按表3判定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表3   沙门菌检查结果判定
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  序│               血清凝集试验       │        │
    │             (A~F“0” 血清)     │        │
    ├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┤生化试验│    结  果
    │凝集│  100℃30分钟 │0.9%氯化钠 │        │
  号│反应│    凝集反应  │溶液对照    │        │
──┼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  1 │阳性│              │  阴  性    │  符  合│检出沙门菌
  2 │阴性│   阳  性     │  阴  性    │  符  合│检出沙门菌
  3 │阴性│   阴  性     │            │  不符合│未检出沙门菌
──┴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   上述各项试验任何一项不符合或有可疑反应的培养物,均应进一步鉴定后作出结论。
    (3) 铜绿假单胞菌(Pseudomonas aeruginosa)  取胆盐乳糖培养基3份,每份100ml,
2份分别加入规定量的供试液,其中1份加入对照菌液作为阳性对照,第3份加入与供试液
等量的稀释液作阴性对照。培养18~24小时,阴性对照应无菌生长,其余2份培养液划线
接种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平板上,培养18~24小时。当阳性对照的平板呈
现阳性菌落时,供试品的平板无菌落或无疑似菌落生长,可判未检出铜绿假单胞菌。
    铜绿假单胞菌典型菌落呈扁平、无定形、周边扩散、表面湿润,灰白色,周围时有
蓝绿色素扩散。如生长菌落具有上述特征或疑似者,应挑选2~3个菌落,分别接种于营
养琼脂培养基斜面上,培养18~24小时,取培养物革兰染色,并做氧化酶试验。
    氧化酶试验  取洁净滤纸片置于平皿内,用无菌玻璃棒取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培养
物涂于滤纸片上,再滴加新配制的1%二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试液,在30秒内呈粉红色逐
渐变为紫红色为氧化酶试验阳性。否则为阴性。
    如证实为非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或氧化酶试验阴性,均可判为未检出铜绿假单胞菌。
否则,应进行绿脓菌素试验。
    绿脓菌素(Pyocyanin) 试验  取上述琼脂培养物,接种于绿脓菌素测定用培养基斜
面上,培养24小时后,在试管内加氯仿3~5ml,搅碎培养基并充分振摇。静置片刻,将氯
仿移至另一试管中,加入1mol/L盐酸试液约1ml,振摇后,静置片刻,如在盐酸溶液层内
出现粉红色,即为绿脓菌素阳性。试验同时应作阴性对照。
    当阴性对照试验呈阴性时,并为革兰阴性杆菌、氧化酶试验阳性及绿脓菌素阳性,
可判检出铜绿假单胞菌。
    绿脓菌素阴性的培养物,应继续做以下试验。
    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  取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培养物,接种于硝酸盐胨水培养基中,
培养24小时,如在培养基的杜氏管中有气体产生,即为阳性。
    42℃生长试验  取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培养物于0.9%无菌氯化钠溶液中,制成菌悬
液,再将菌悬液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,立即置41℃±1℃水浴中培养24~48小时,
有菌苔生长者为阳性,否则为阴性。
    明胶液化试验  以接种针沾取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培养物,穿刺于明胶培养基内,
培养24小时,取出置冰箱内10~30分钟。如培养基仍呈溶液状,为阳性。
    当为革兰阴性杆菌、氧化酶试验阳性,绿脓菌素试验阴性,其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、
42℃生长试验及明胶液化试验均为阳性时,应判检出铜绿假单胞菌。
    (4) 金黄色葡萄球菌(Staphylococcus aureus)   取亚碲酸钠肉汤(或营养肉汤)
培养基3份,每份100ml,2份分别加入规定量的供试液,其中1份加入对照菌液作为阳性
对照,第3份加入与供试液等量的稀释液作阴性对照。均培养18~24小时(必要时可延至
48小时)。阴性对照应无菌生长。取其余2份培养液划线接种于卵黄高盐琼脂培养基平板
或甘露醇高盐琼脂培养基平板,培养24~72小时。当阳性对照的平板呈现阳性菌落时,
供试品的平板如无菌落生长,或有菌落但不同于表4所列特征,可判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
菌。
          表4 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形态特征
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  培养基  │      菌     落    形     态      
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卵黄高盐  │金黄色,圆形凸起,边缘整齐,外围有
琼脂      │卵磷脂分解的乳浊圈,菌落直径1~2mm
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甘露醇高盐│金黄色,圆形凸起,边缘整齐,外围有
琼脂      │黄色环,菌落直径0.7~1mm        
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    如有菌落生长并与表4所列特征相符或疑似时,应挑选2~3个菌落,分别接种于营养
琼脂培养基斜面上,培养18~24小时,取其培养物革兰染色,并作血浆凝固酶试验。
    血浆凝固酶试验  取灭菌小试管3支,各加入血浆①-无菌水(1:1)0.5ml,1支加入
被检菌株的营养肉汤培养液(或浓菌悬液)0.5ml,1支加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营养肉汤培
养液或菌悬液0.5ml作阳性对照,另1支加入营养肉汤或0.9%无菌氯化钠溶液0.5ml作阴性
对照。将3管同时培养。3小时后开始检查,以后适当时间逐次观察直至24小时。阴性对照
管的血浆流动自如,阳性对照管血浆凝固,试验管血浆凝固者为阳性;阳性对照管和阴性
对照管任何一管不符合要求时,应另制备血浆,重新试验。
    当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符合要求,供试品的菌株为革兰阳性球菌、血浆凝固酶试验阳
性时,判定为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。
    结果判断
    细菌菌落数、霉菌(酵母菌)菌落数、控制菌三项均符合该品种微生物限度项下规定,
应判供试品合格;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该品种项下规定,应判供试品不合格。
    细菌菌落数、霉菌(酵母菌)菌落数第一次测定超过该品种微生物限度项下规定时,应
从同一批号样品中随机抽样,复试2次,以3次结果平均值报告。
    眼科用药的霉菌和酵母菌菌落数复试报告,须以2次复试结果均不得长菌,方可判供
试品合格。
    如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生长霉菌(酵母菌)菌落数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平板生长细
菌菌落数超过该品种微生物限度项下规定时,经复试2次,如3次结果平均值仍超过规定,
应判供试品不合格。
    各类制剂检出控制菌或其他致病菌时,按一次检出结果为准,不再抽样复试,即应
判该供试品不合格。
    ①  血浆的制备  以无菌注射器吸取灭菌的含5%枸橼酸钠的0.9%氯化钠溶液1ml,
用无菌操作采取家兔(或羊、人)血9ml,轻轻混匀数分钟。待血液不凝固时,徐徐放入
灭菌离心管中,离心,分离血浆,用灭菌吸管取血浆移至灭菌试管中,置冰箱内备用。
临用前必须用已知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,证明血浆合格后,方可
用于试验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5 微生物限度标准             (单位:个/g或个/ml)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┬──────
      剂    型          │细菌数  │霉菌、酵母菌数│大肠杆菌  │金黄色葡萄球菌  │铜绿假单胞菌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   丸剂  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
  不含原药材粉          │   1000 │     100      │   —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
  含原药材粉            │  30000 │     100      │   —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
散剂                    │  30000 │     100      │   —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
  口服兼外用            │  30000 │     100      │   —     │     —      │  —       
  阴道用                │    100 │    10      │          │    —       │   —    
颗粒剂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
  不含原药材粉          │   1000 │     100      │   —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
  含原药材粉            │  10000 │     100      │   —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
片剂  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
  不含原药材粉          │    100 │     100      │  —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
  含原药材粉            │  10000 │     100      │  —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
锭剂                    │  10000 │     100      │   —     │     —         │    —
  口服兼外用            │  10000 │     100      │   —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
煎膏剂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100 │     100      │   —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
胶剂                    │   1000 │     100      │   —     │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
糖浆剂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100 │   100      │   —     │             │       
合剂  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100 │     100      │   —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
滴丸剂                  │   1000 │     100      │   —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
胶囊剂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
  不含原药材粉          │   1000 │     100      │  —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
  含原药材粉            │  10000 │     100      │  —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
酒剂  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500 │     100      │   —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
  外用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500 │     100      │          │     —         │    —        
酊剂  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100 │     100      │   —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 
  外用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100 │     100      │          │     —         │    —     
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       │    100 │     100      │   —     │             │          
软膏剂                  │   1000 │   100      │          │    —       │   —    
  用于烧伤、溃疡、创伤者│    100 │      10      │          │     —         │    —
露剂  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100 │     100      │   —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
茶剂  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│   —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
  不含糖                │  10000 │     100      │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
  含糖                  │   1000 │     100      │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
搽剂  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100 │     100      │   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│
栓剂                    │  10000 │     100      │          │     —         │    —
  用于溃疡、出血者      │    100 │      10      │          │     —         │    —
滴鼻剂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100 │      10      │   —     │     —         │    — 
滴眼剂                  │    100 │      —      │          │     —         │    —
气雾剂、喷雾剂          │    100 │      10      │   —     │     —      │  —       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 
注:—表示每1g或每1ml不得检出。
说明
1.含动物及含脏器的制剂(包括提取物)还不得检出沙门菌。
2.用于创伤、溃疡、止血、深部组织及阴道的含原药材粉的制剂,还不得检出破伤风梭菌。
3.霉变、长螨者以不合格论。
   



查询最新版中国药典2005版,请点击此处

DrugFuture.Com in English - Chinese

©2006-2008 Drug Future- Searching FDA Express,Drugs R&D,Tecnology DataBase
Search Now! |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