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水分测定法 附录Ⅸ H. 水分测定法 测定用的供试品,一般先破碎成直径不超过3mm的颗粒或碎片。直径和长度在3mm以 下的花类,种子和果实类药材,可不破碎。减压干燥法需先经二号筛。 第一法(烘干法) 本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。取供试品2~5g,平铺 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瓶中,厚度不超过5mm,疏松供试品不超过10mm,精密称定,打开 瓶盖在100~105℃干燥5小时,将瓶盖盖好,移置干燥器中,冷却30分钟,精密称定重量, 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,冷却,称重,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。根据减 失的重量,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(%)。 第二法(甲苯法) 本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。 仪器装置 如图。A为500ml的短颈圆底烧瓶;B为水分测定管;C为直形冷凝管,外 管长40cm。使用前,全部仪器应清洁,并置烘箱中烘干。 测定法 取供试品适量(约相当于含水量1~4ml),精密称定,置A瓶中,加甲苯约 200ml,必要时加入玻璃珠数粒,将仪器各部分连接,自冷凝管顶端加入甲苯,至充满B 管的狭细部分。将A瓶置电热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,待甲苯开始沸腾时,调节 温度,使每秒钟馏出2滴。待水分完全馏出,即测定管刻度部分的水量不再增加时,将冷 凝管内部先用甲苯冲洗, 再用饱蘸甲苯的长刷或其他适宜的方法,将管壁上附着的甲苯 推下,继续蒸馏5分钟,放冷至室温,拆卸装置,如有水黏附在B管的管壁上,可用蘸甲 苯的铜丝推下,放置,使水分与甲苯完全分离(可加亚甲蓝粉末少量,使水染成蓝色, 以便分离观察)。检读水量,并计算供试品中的含水量(%)。 【附注】 用化学纯甲苯直接测定,必要时甲苯可先加水少量,充分振摇后放置, 将水层分离弃去,经蒸馏后使用。 第三法(减压干燥法) 本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。 减压干燥器 取直径12cm左右的培养皿,加入新鲜五氧化二磷干燥剂适量,使铺成 0.5~1cm的厚度,放入直径30cm的减压干燥器中。 测定法 取供试品2~4g,混合均匀,分取约0.5 ~1g,置已在供试品同样条件下干 燥并称重的称瓶中,精密称定,打开瓶盖,放入上述减压干燥器中,减压至2.67kPa(20 mmHg)以下持续半小时, 室温放置24小时。在减压干燥器出口连接新鲜无水氯化钙干燥 管,打开活塞,待内外压一致,关闭活塞,打开干燥器,盖上瓶盖,取出称瓶迅速精密 称定重量,计算供试品中的含水量(%)。 第四法(气相色谱法)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直径为0.25~0.18mm的二乙烯苯-乙基乙烯苯型高 分子多孔小球作为载体,柱温为140~150℃,热导检测器检测。注入无水乙醇,照气相 色谱法(附录Ⅵ E)测定,应符合下列要求: (1) 用水峰计算的理论板数应大于3000;用乙醇峰计算的理论板数应大于200。 (2) 水和乙醇两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。 (3) 将无水乙醇注样5次,水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得大于2.0%。 标准溶液的制备 取纯化水约0.2g,置25ml量瓶中,精密称定,加无水乙醇至刻 度,摇匀,即得。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供试品适量(含水量约0.2g),粉碎或研细,精密称定,置 具塞锥形瓶中,精密加入无水乙醇50ml,混匀,超声处理20分钟,放置12小时,再超声处 理20分钟,离心,取上清液,即得。 测定法 取无水乙醇、标准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各5μl,注入气相色谱仪,计算,即得。 【附注】 (1) 无水乙醇含水量约3%,标准溶液与供试品溶液的配制需用同一批号试剂。 无水乙醇中的含水量需要扣除。 (2) 含水量的计算采用外标法。但无水乙醇作为溶剂,其含水量扣除方法如下: 标准溶液中水峰面积=标准溶液中总水峰面积-K×标准溶液中乙醇峰面积 供试品溶液中水峰面积=供试品溶液中总水峰面积-K×供试品溶液中乙醇峰面积 无水乙醇中水峰面积 K=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 无水乙醇中乙醇峰面积 查询最新版中国药典2005版,请点击此处 |
DrugFuture.Com in English - Chinese |